我也了解到每位作家背后肯定都有一些故事,才有办法造就现在的他们,让他们有能力创造一个又一个故事。看了他们的童年,说实话,我有点羡慕。虽然他们的童年并不富有,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艰辛,但是那个时代的简朴是现在找不到的。
以前的孩子能自学游泳、脚踏车、摩托车,生活技能也是杠杠的。现在的孩子,都必须上一些正规的课程才有机会学习这些。时代的变迁,带给社会很多便利,但也产生了很多以前没有的距离感。
回想我的童年,真的没有他们的那么精彩。我的童年记忆中,大半时间都只是待在家。6岁开始上幼儿园,生活才开始有记忆。6岁以前都是在家里,加上眼睛是懒惰眼的问题,每天几乎都要花半天时间做一些矫正视力的训练。后来,妈妈转述说,那时看着在做训练的我,她也心疼,因为我每每都会因为眼睛需要很用力做训练而哭泣。
偏偏,训练不能停止。医生那时告诉我父母,最好能在我上学前把视力矫正好,这样对我会比较好。我那时觉得自己好可怜,我的哥哥姐姐们都没有这个问题,为什么偏偏是我?这份愤愤不平的心情,直到我上了小学一年级,才渐渐平衡。因为我看到同年级的一个男生,也跟我有一样的问题。他每天都必须把一边眼睛盖起来上课(这是其中一个矫正视力的训练,如果有机会,会分享一下我矫正视力的心路历程~)。
在家里的时间,我几乎都是陪着妈妈的。妈妈是全职家庭主妇,我的童年,陪伴我最多的就是我的妈妈。陪着妈妈到外公家、每天起大早让妈妈载哥哥姐姐们去上学的时候也带上我、去巴刹吵着妈妈买填色簿和“8”巧克力豆、陪妈妈观看那时很红的罗时丰MV,等等。总之,我小时候的记忆大多数是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
我很庆幸那时我们有那么多在一起的时光。因为长大出来社会工作之后,我和妈妈见面的时间,最多一个月两次,有时甚至一个才一次。
6岁开始上幼儿园,上的是混合的幼儿园,里面有华人和印度人,印象中好像没有马来人。里面有一个男生,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们到了中学,男生才告诉我,我们其实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了。只不过小学的时候,大家去了不同的学校,才没有见面整整六年。神奇的是,是他认出的我,他告诉了我一些事情,我才渐渐把他想起来。(我知道我这个朋友很没心没肺,可是不能怪我哦,因为你小时候在我印象中就是个很爱抄我功课的男生~)
幼儿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有一堂游泳课。说是游泳课,其实充其量就是一堂玩水课。小朋友们换了衣服,就跳进一个很大的石泥缸里面尽情玩水。为什么特别印象深刻呢?因为当时竟然有个印裔小朋友在池子里解放,还是“大”解放!!!真的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阴影,搞到我长大之后,进入池子玩水之前都要先看一看有没有什么不明物体。
那时的情形真的很狼狈,印裔小朋友解放后,大家都吓坏了,赶紧逃出池子。不过,最辛苦的应该是老师吧,得收拾善后,还不能发脾气~所以我才一直都觉得老师真的很伟大(XP,你的工作真的很伟大!)
那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只允许我读了一年的幼儿园。上小学之前,我会的中文字,大概就只有我自己的名字了。因此,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真的有点吃力,学习也比别人慢。所以,我从一年级开始就上补习班。重点是,我不是补习中文,而是补习中文以外的科目。妈妈说,我们是华人,中文已经很好,而且她和哥哥姐姐们可以辅导我,所以没有必要浪费钱去补习这个科目。确实是这样,我是从4年级才开始补习中文的。
1-3年级,我的补习老师是个印度老师,是在住家里面开补习班的。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像现在这么专业的补习中心。我都是妈妈陪着我走路到老师家上补习班。每每进入老师家,就会闻到一股印度咖喱味。这三年,我的国语特别强。因为我的英文就算补习了也没有很好,老师看我英语不太好,大多数也跟我用马来文交流比较多。跟我一起补习的同学更不用说了,都是印度小朋友,我们的沟通媒介语肯定也用马来文。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马来文从小学到中学都成绩都是在那么多科目里面最好,也是我最引以为豪的地方。
(我决定分篇写,这一片好像有点长了~)
我也没有补过中文耶,感觉教中文的补习老师也不多,可能是市场需求低吧。
ReplyDelete羡慕你国语很好,中学毕业太多年了,我现在讲国语有时候会卡住!== 试过叫外卖,外卖员找不到我家,我不懂怎么用马来语流畅地回答他(想不到一些单词的马来文),于是干脆用英文,结果轮到他听不明白我讲什么 ><
所以你小学是补全科除了中文喔?那不是忙死了!!!
嗯嗯 真的是补全科 每天都要温习和做功课到晚上十点才能上床睡觉 TT
Delete看完這個上篇,我印象最深的是……大解放……
ReplyDelete我的天~真的好恐怖XDD
简直不想再回忆!
Delete